台灣地熱現況簡介
/
/
台灣地熱現況簡介

台灣地熱現況簡介

國內對地熱開發之推動工作分為以下幾個時期:1966年起,由經濟部礦業研究所進行探勘工作,大規模之探勘調查工作集中在臺灣北部之大屯火山群地熱區。經六年之調查探勘研究,發現該地區地熱潛能相當豐富,評估其發電潛能可達500 MWe,惜因所產熱水為酸性,具相當腐蝕性,如欲開發利用,需高價耐酸抗蝕生產設備,難符經濟條件,因此探勘開發工作暫時停頓;相關探勘活動並移轉至清水、土場與全省其他潛能地熱區。但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(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)則續於大屯火山群地熱區,興建地熱農業利用研究中心,利用地熱進行木材乾燥、花卉溫室栽培、畜產恆溫養殖等地熱直接利用研究。

大屯山探勘結束後,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機爆發,為了加速國內地熱能源的探勘開發,經濟部指示進行全國地熱區資源普查。根據地熱區普查結果,工研院選定宜蘭清水地熱區為首要潛能區,並進行系統性探勘。1976年中油公司加入探勘行列,在該區鑽探深井成功,地熱流體產能與品質甚佳。

有鑑於此,國科會邀集學者專家組成地熱發電小組,並責成工研院、中油公司及台電公司三機構分別負責探勘、生產及發電,於1977年秋建造第一座1,500 kWe先驅型地熱試驗電廠,供各項試驗研究與示範;隨後於1981年4月構建3 MWe閃發式地熱電廠,同年9月移交台電公司營運,但由於熱液產能因孔內結垢問題造成逐年衰減,以致發電量隨之遞減,運轉12年後於1993年停止發電試驗。

國內地熱潛能區除大屯山為火山型地熱系統外,其餘地熱區皆屬非火山型地熱系統,地熱流體之蒸汽含量並不高,清水地熱3 MWe電廠採用閃發式發電系統,只利用到熱液分離後之蒸汽發電,大部份之熱水皆廢棄,殊為可惜。有鑑於此,經濟部能源局(前為能源委員會)於1985年委託工研院在土場地熱區建構260 kWe雙循環式發電試驗系統,充分利用地熱流體之熱能,並進行二氧化碳副產品回收、地熱生產與防垢技術之研究與地熱直接利用研究與示範。土場地熱電廠經數年運轉試驗証實雙循環發電系統之實用性頗佳,且地熱產能在適當調節控制下並無衰減現象,1994年由於該計畫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而終止。

清水電廠於1993年終止發電後,8口生產井因電廠終止運轉而全數關閉,宜蘭縣政府為配合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發電之政策,重新主導清水地熱區之開發。2000年中油公司將清水地熱礦權歸還經濟部,完成地熱井報廢手續,並將8口地熱井與管線設備撥贈給宜蘭縣政府;台電公司亦將地熱電廠設施,無償移轉宜蘭縣政府。2005年取得13公頃地熱區土地之國有財產局撥用程序。

2002年宜蘭縣政府開始推動清水地熱BOT開發計畫,初步規劃以地熱發電為主,搭配多目標利用規劃為輔,該招商計畫因僅有一家投標,且因資格要件不符而流標。2012年改以ROT案推動開發,同年12月宜蘭縣府與噶瑪蘭清水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合約簽訂,基本發電裝置容量1 MWe,正式營運後,可於簽約後三年內,提擴廠申請至3 MWe,本案後來因為業者資金出現問題而中止合約。2017年宜蘭縣政府繼續推動清水地熱開發計畫,並與宜元公司完成清水地熱BOT+ROT開發案簽約,並預定於109年開始商轉總裝置容量至少為4MWe,另推估營運期20年期間宜蘭縣政府可獲取約新台幣4千萬元權利金。

再生能源的推動為國家重要政策,為加速地熱能源的推廣利用,並促進國內地熱發電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,經濟部能源局於2006年起委託工研院在清水地熱區進行地熱資源開發再生計畫,除陸續完成IC-9、13及19之修井作業,以及IC-20與IC-21兩口地熱井的新井鑽鑿與產能測試外,並利用現有地熱井作為地熱發電技術的研發平台,邀請國內與國際團隊共同參與,建立結垢抑制技術、尾水回注技術、生產井況模擬等技術,進行發電系統評估與測試、儲集層連通試驗等相關研究,目前已掌握傳統地熱開發之各項關鍵技術。

出處: 地熱發電資訊網 世界地熱 > 台灣地熱

Share this post

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

Shopping Cart

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